三元材料(以 NCM 为例)在回转炉中的生产工艺是将前驱体与锂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转化为具有层状结构正极材料的核心过程,涉及原料预处理、炉内反应控制、参数优化等多个环节,工艺的稳定性直接决定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下是详细的生产工艺介绍:
在物料进入回转炉前,需完成原料配比和均匀混合,为后续煅烧反应奠定基础:
原料选择与配比
混合与粉碎
回转炉的煅烧过程是三元材料形成的关键,需通过温度、气氛、时间等参数的精准控制,完成脱水、分解、固相反应、晶体生长四个阶段:

物料从回转炉出料后,还需经过以下步骤:
破碎与筛分:煅烧后的材料可能存在团聚,需通过颚式破碎机或气流粉碎机破碎,再筛分至目标粒度(D50 通常为 8~12μm)。
除铁与提纯:使用磁选机去除生产过程中引入的铁杂质(铁含量需<50 ppm,避免影响电池安全性)。
理化性能检测:检测晶体结构(XRD)、粒度分布(激光粒度仪)、振实密度、元素含量等,确保符合标准。
高镍材料的气氛敏感性:NCM811 等材料中 Ni²⁺易被氧化,需通过炉体密封升级(如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和在线氧含量监测(精度达 1 ppm),严格控制气氛。
避免锂挥发与黏壁:通过分段控温(反应段中心温度略高,边缘略低)和炉壁喷涂抗黏结涂层(如氧化锆),减少锂损失和结垢。
批次一致性:采用自动化进料系统(如失重式喂料机)控制进料量稳定性,结合炉内多点温度监测,确保不同批次材料性能差异<3%。
总之,回转炉生产三元材料的工艺需在 “温度 - 气氛 - 时间 - 物料流动” 的协同控制下,实现晶体结构的精准构建,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提供核心正极材料。